领读人郭思思/《贵州诗人》主编,贵州省诗人协会主席

7.jpg

郭思思,笔名萨客,民进贵州省委文艺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贵州诗人》主编,贵州省诗人协会主席。曾荣获首届贵州专业文艺奖、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金风车”中国最佳童书奖和全国社科联优秀学会工作者、民进全国社会服务暨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贵州脱贫攻坚“文化骑兵”等荣誉称号。

作品入选《中国儿歌大系》《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11—2012中国新诗年鉴》《中国诗歌排行榜》《世界最美儿童诗集中国卷》《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21卷》等权威选本。主编上百本图书,其中《00后九人诗选》入选“2014年中国文学十大新闻”和“2020年度儿童最爱百部童书”,《乌蒙见证 - 全国诗人助力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诗歌作品精选》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农家书屋增补书目。

“阅读,如同吃饭一般。吃下去的食物消化后,成为身体的养分,阅读的文字沉淀后,也将成为思维的养分。”在郭思思看来,读书也要同吃饭一般频繁,日日滋养,才能让思想变得更加丰富、饱满。

60年代,郭思思出生在毕节农村家庭,小时候因为家里比较穷,甚至买不起5元一本的新华字典。而对于文化学习的记忆片段,也仅保留了几十个小孩跟着大人们去中屯、豪沟、汉屯等地的露天坝看电影的场景。

他回忆,那时放电影的人都是城里来的,在大坝子里拉一个大银幕,放映机摆在坝子的正中间,隔银幕有几十米远,放的是黑白电影,有四五百人看,新片有上千人看。“最好看的是《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白毛女》《刘三姐》《上甘岭》等电影。”

一幕幕画面、一句句台词,是那么生动又富有激情,也在他的心里播种了浪漫文化的种子。

一路走来,他为了生活背过煤炭,也为了梦想当过报社编辑、记者,还曾在《贵州民族报》担任过民族文学周刊执行主编。

每当读到诗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的这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总是感慨万千。

带着“生养我的土地在哪里,我的根就在哪里”“我生于土地,长于土地,就要深爱土地,歌于土地,有责任和义务让脚下的土地绽放更多的芬芳和幸福”的信念,他励志想为以诗为家乡而歌。

2013年4月,郭思思与他的恩师李发模、诗人小语共同发起成立了贵州省诗人协会。从2013年开始,郭思思就用“诗歌”抒写城市和乡村的感人故事,关注困难群体,聚焦贫穷困苦,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在贵州诗歌界,只要有诗歌的地方,都会看到郭思思的身影。郭思思的一言一行,让他成为了贵州诗歌界的“诗歌保姆”。作为一名“60后”诗人,郭思思曾荣获遵义市政府文艺奖、首届贵州专业文艺奖。

在2020年策划开启的“乌蒙见证——全国诗人助力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大型诗歌创作采风活动”中,以诗歌的形式组织诗人采风创作,抒写着贵州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见证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成果。

“写诗的基础,在于大量地阅读,不断地思考。”谈及对阅读的热爱,郭思思说,离不开名家名著的启发。

首先,一定要读好书,例如中国新诗奠基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炉中煤》《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北岛的《回答》《一切》等,都是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佳作。

其次,还需要会读书。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松一天紧一天,读一天歇一天,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也是惊人的数字,长期耕耘定能有所作为。

最后还需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知识指导实践。他说,创办诗协9年来,每年都坚持举办“诵诗读典”活动,足迹遍布贵阳观山湖、花溪、南明区,遵义红花岗区等地,以诗咏志,传承红色经典,助力乡村振兴。

郭思思本人也因在“大诗歌”助力“大扶贫”作出突出贡献,被贵州省委宣传部选树为“脱贫攻坚文化骑兵”,荣获“贵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鉴于郭思思先生的卓越成就和对全民阅读事业的大力支持, 2024年8月,中华好书领读行.全民阅读广播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委员会隆重邀请郭思思先生为中华好书领读行“种子领读人”,并将邀请出席一系列重大活动!

中华好书领读行.全民阅读广播群众文化活动由中囯广播电视联合会经济广播委员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联手全国200多家城市广播电台合力推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全民阅读”的指示精神和“构建书香社会,打造书香中国”的国家战略,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到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伟大实践中,鼓舞全国人民攻坚克难,勇攀经济建设高峰的昂扬斗志和坚定信念。